温馨提示

1、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选择见面交易,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2、确认收货前请仔细核验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3、该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详情描述

在古琴收藏领域有一种说法“清朝无好琴”,因此,清代之前的琴才有收藏价值。对于实力雄厚的收藏家来说,收藏古琴时,不仅要考虑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掂量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据专家介绍,古琴一般分为三档,高档琴为唐、宋、元琴和明代皇家宗室制琴。由于留存凤毛麟角,一旦在市场露面,就受到藏家追捧,价位动辄数百万、数千万元;明代文人制琴作为中端品种,尚有一定数量遗存,价位在百万元区间居多;清和民国时期的古琴因品质远逊、数量较多,价位相对较低。

唐琴:珍贵健劲有力

古琴收藏炙手可热。但目前真正具有收藏意义的古琴存世量极其稀少。古琴拍卖价格的大幅攀升,和其数量稀少密不可分。有行家在考察了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馆藏机构和包括香港在内多个地区的私人收藏后得出结论:目前存世的包括民国在内的古琴数量应不会超过2000张。其中,为珍贵的唐琴更是难觅其踪。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郑珉中统计,全世界收藏的唐琴仅18张,中国藏17张(台湾和香港各藏1张)、美国藏1张。而且,这些琴多藏于博物馆,私人手中仅有5张。

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唐琴“九霄环佩”、“大圣遗音”、“飞泉”,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枯木龙吟”琴等,都是稀世珍品。

古董古玩展览、出手、拍卖、私下交易:小邱:

唐琴的造型和风格与博大华贵的大唐国风同出一辙。它的工艺制作在继承并吸收历代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形体和漆色都散发着华丽润妍、自由清新的格调,呈现出圆润丰满、富丽端庄的风格。

如今唐琴的存世量很少,但从现存的唐琴实物和唐代弹琴图来看,其形制以伏羲式居多;造型特点为体态宽阔、雄伟浑圆、健劲有力,富有活力,给人以雄强硕状的感觉;额头多做圆弧形,项宽而长,肩部多在三徽以下,腰部肥美,琴底也多作弧状,冠角多刻成阳线。

宋琴:一色漆有含蓄美

宋代社会经济繁荣,推动了髹饰工艺的普及与发展。当时的古琴能体现时代特点的是一色漆琴。一色漆琴,顾名思义指通体一色的漆琴。而有时同一张琴表里异色,实际上是漆色因时间久远褪变的结果。一色漆单纯而不简陋,朴实而不粗鄙。宋琴漆胎较为细腻,金光内含,其色质温润,表现出一种内在、含蓄的美。宋琴的弧度逐渐扁化,造型多以仲尼式为主,以朴素简洁、工整规范、简约实用为美。琴的形体有超越形体之外的精神气韵。

传世宋代名琴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雪夜钟”、“海风清晖”,中国艺术研究院藏“鸣凤”、“清雷”琴等都极为珍贵。

元琴:较粗壮敦实劲健

由于元代历史较短,总共不到100年,因而元代斫琴艺术没有形成新的特色。在琴文化史上,属于过渡发展阶段。元代琴的形制基本上继承宋琴的风格特征,款式上基本都是仲尼式。但元代古琴的制作还是留下了一些时代特点,如琴的颈部一般较短、较粗壮,腰部内收较小,总体造型风格敦实明朗、强悍劲健。这一时期也出了一些制琴名手,如严古清、施溪云、谷云等。

明琴:受重视式样较多

明代琴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上自皇室大夫,下至文人平民,皆出现过很多著名琴家。明代,宗室与民间的斫琴之风盛行。明宗室的宁王、益王、潞王都亲自参与设计琴形,新增了许多式样,这也是明朝琴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明代的新增琴形主要有飞瀑连珠式、刘伯温式、列子式。这一时代的斫琴名家有祝公望(海鹤)、张敬修、方隆、惠祥等。

清琴:无精品简练质朴

清初的古琴虽承袭了明代传统,形制保持简练、质朴的特征,但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大不如前。特别是乾隆、嘉庆之后,由于社会奢靡之风盛行,古琴亦追求纤巧悖谬,几乎无一精品流传于世。

传世古琴大多具备松透圆润音质

专家提醒鉴赏古琴“要多听多看多思考”

古琴是多项艺术的综合载体,涉及木材、髹饰、断纹、音质、品格、造型美学等方方面面。鉴定古琴比鉴定其他艺术品难得多。古琴界对于琴的断代,有“唐圆宋扁”之说。唐代古琴大气雄浑,制作棱角圆润;而宋琴端庄秀美,线条简洁流畅。但是,仅凭借形状、老化程度等进对古琴进行鉴定,未免显得太过片面。鉴赏古琴,还须多听多看,多对比多思考。

古董古玩展览、出手、拍卖、私下交易:小邱:

有些传世名琴会题字注明音质

古人对古琴的音很看重。明代的冷谦曾提出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苍、松、脆、滑“九德四芳”的琴音美学标准。严格来讲,一张琴的音质要达到这么多的美学标准是不可能的,但传世的古琴大多具备松、透、圆、润的特点。事实上,像“九霄环佩”、“枯木龙吟”等传世名琴,都是以其上题文字直接命名,每个文字都形象地形容出各自的音色特点。

从老化程度、漆质、断纹看价值

鉴别一把古琴是否具有价值,还得看它的“质”。首先,可从琴背龙池、凤沼看出琴的内腹木质的老化程度。明代以前的琴,木质多呈金黄色且松软,纳音上多留有不同时代人的指甲印,凤沼尾端的纳音处有明显凹塘,凹处的木质比其他部位木质要紧硬些,这是挂琴时琴体相应部位长期和挂钩撞击所致。二是看漆质。宋元以前的琴胎质较细腻,漆色纯净,火气尽退,在强光下能透过表漆看到漆胎内闪闪烁烁的鹿角霜和金、银、铜等粉末。三是看断纹。断纹是漆器因为年代久远而出现的裂痕,主要是由于胎骨及漆层经常不断地胀缩而产生的。断纹标志着漆器的年代,唐宋时代的古琴等多呈蛇腹断、梅花断。元明时代的古琴多为流水断和牛毛断。

名人制作、把玩古琴更加珍贵

鉴定古琴除了多听、多看,还要多比较、多思考。在实践中,要对各个时代的古琴加以类比、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时代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演变,不同于政治上的改朝换代。有时,一个朝代的风格会延续到下一个朝代。如唐代丰满圆润的风格特征,一直到北宋初期仍然被沿袭。仅仅从造型特征上下简单定义是不够的,还要从古琴的造型、材质、胎质、断纹、漆色、音色、线条、弧度、款识等多个方面去综合辨别。所以,给古琴断代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复杂,需综合诸多因素,单顾一点,不及其余,就会出现鉴别上的错误。

古董古玩展览、出手、拍卖、私下交易:小邱:

此外,个人风格与地区特征、时代特征、时代跨度及其艺术审美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唐代的四大制琴家雷威、郭亮、张越、沈镣,雷、郭的琴音以“清雄沉细”著称,而张、沈的琴音则以“雷鸣响亮”闻名。他们既可以代表唐代特征,又具有个人的独特风格。

名家收藏与制琴对古琴的收藏非常重要。历代名人品题、制作或者是把玩过的琴,其琴的造型、工艺和用的材料都有它的珍贵之处,如有漆镶螺钿、金徽、玉轸等。

古董古玩展览、出手、拍卖、私下交易:小邱: